|
9月19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當日,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上海開幕,來自國內(nèi)外的500多位媒體代表和嘉賓參加論壇的開幕式。此屆論壇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新聞社共同主辦。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新華網(wǎng)上海9月19日電(記者吳宇)美國網(wǎng)絡電視總裁楊皓不遠萬里從紐約趕來上海參加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前,為自己安排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就是將一本1964年紐約世博會的《參觀指南》送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的組織者,為首次在中國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出一分力。
19日,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此間舉行。來自海外4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50多名媒體代表,通過不同方式表達了對上海世博會的熱情關注以及積極參與的愿望。一些華文傳媒機構表示,雖然還未完全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霾,但對全球參與的上海世博會寄予了格外的期望,因為加強世博會報道,不僅能提升自身傳播力和影響力,盡早走出危機,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樹立中國嶄新形象。
在與上海市政府以及世博會相關負責人的見面會上,澳大利亞華夏傳媒集團董事長項翔說,由于上海市區(qū)高架道路擁堵,他從虹橋機場乘出租車到華亭賓館,十幾公里路竟然花了一個小時。他善意提醒:“上海世博會計劃吸引7000萬人次參觀者,交通問題一定要安排好!
美國《芝加哥時報》主編富靜也提了一條建議:在以世博會帶動城市硬件建設、升級的同時,更要重視全民素質(zhì)的提高。因為她本想利用開會的機會搜集一些上海世博會的相關報道素材,可在上海街頭問路時“大觸霉頭”,受到無端訓斥。
來自美國、香港的一些媒體負責人還對世博會前上海的自來水質(zhì)量、空氣質(zhì)量能否得到實質(zhì)性改善以及舉辦世博會是否虧損等問題表達了關切。他們認為,這些不僅是許多海外華人關心的問題,也為歐美輿論界關注,上海對取得的相關進展應加強報道。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diào)局局長洪浩等負責人對華文傳媒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他說,不僅華文傳媒需要借助世博會提升影響,世博會更需要廣大華文傳媒的關注和支持,因為長期以來,世博會一直沒有找到與媒體結合的最佳方式,影響力遠遠不及奧運會,而華文傳媒是宣傳世博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兩年一屆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起始于2001年,是一個開放性、國際性的全球華文媒體峰會。在上海之前,已先后在南京、長沙、武漢和成都舉行了四屆。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新聞社聯(lián)合主辦。
|